|
抽血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二维码
35
抽血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洪雅县中医医院 罗莹鑫 抽血检查是医学诊断中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监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在抽血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今天,通过这篇科普文章,我将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抽血前的各项注意事项。 一、饮食方面 许多血液检查项目要求空腹抽血,是因为进食后,食物中的一些成分被人体吸收后对血液中的某些指标产生影响。例如,血糖、血脂等检查。进食后,血糖和血脂会明显升高,这将导致检测结果不能准确反映人体空腹状态下的水平,影响医生的判断。同时,血脂过高会影响离心后血浆/血清的透光度,从而对一些检验项目造成影响,所以一般来说大多数检测项目我们要求空腹。空腹是指在抽血前8至12 小时内避免进食,但可以少量饮水,通常不超过200ml。 二、作息方面 在抽血前一天,应该保持正常的作息,避免熬夜。熬夜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和激素水平。例如,熬夜可能导致皮质醇激素升高,而皮质醇的变化会对血糖等代谢指标产生影响,进而干扰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熬夜也会对肝脏造成影响,检验指标中AST和/或ALT会不同程度的升高。 三、药物方面 (一)哪些药物可以在抽血前服用? 降压药、降糖药等,在抽血前一般应该继续服用。这是因为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血糖等指标出现异常波动,影响医生对您病情的判断。例如,高血压患者突然停用降压药,血压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升高,这样在抽血检查时得到的血压相关指标就不能真实反映平时药物控制下的情况。不过,在抽血时应该告知医护人员您正在服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便于医生对您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哪些药物需要在抽血前暂停服用? 1、一些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在进行某些凝血相关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前,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提前停用一段时间,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抗菌药物。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我们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需要进行血培养,在血培养前需要暂停使用抗菌药物。 四、运动方面 在抽血前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会使体内的一些酶类、激素、代谢产物等指标发生变化。例如,剧烈运动后肌酸激酶会升高,这是因为运动导致肌肉损伤,细胞内的肌酸激酶释放到血液中,在这种情况下抽血检查,可能会被误诊为心肌损伤等疾病。 五、情绪方面 尽量保持情绪稳定。情绪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例如,在紧张状态下,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使血压上升,从而影响血液检查中血压相关指标的准确性。 了解并遵循这些抽血前的注意事项,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准确的检验结果,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健康。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体检或就医过程中,能够重视这些细节,让抽血检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分类:
学科建设▪科研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