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洪雅县中医医院
 

哮病的护理与预防全攻略

 二维码 11

哮病的护理与预防全攻略

江晓岑

据《柳叶刀》第394期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王辰团队完成的《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疾病管理现状》中发表的研究结果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病率为4.2%,患者总数达4570万,且哮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农村居民患病率略高于城市居民。目前控制水平低,与全球50%-60%的控制率相比,我国的哮喘控制率仅为28.5%,意味着绝大多数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病情反复,肺功能下降等风险增加。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显著影响。有效的护理与科学的预防措施对于控制哮病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今天用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哮病如何进行护理与预防。

      一、哮病的护理要点

    20241212.png   1.环境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温度宜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定期清洁房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吸尘器,减少灰尘和过敏原的积聚。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使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牛奶等易致过敏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梨、枇杷等,有助于润肺止咳、化痰平喘。对于寒性哮病患者,可适当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生姜、羊肉等;热性哮病患者则宜食用清热降火的食物,如绿豆、百合等。

    3.心理护理:哮病患者常因疾病反复发作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可能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练习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4.发作期护理:当哮喘发作时,应协助患者取舒适的端坐位或半卧位,解开衣领,放松腰带,以利于呼吸。及时给予吸氧,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或口服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以及面色、口唇、指甲等的颜色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明显、大汗淋漓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5.随身携带药物:重要知识宣教嘱病人随身携带平喘气雾剂,告知病人若出现哮喘先兆时,立即进行吸入治疗,避免紧张情绪,以达到迅速控制症状,同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二、哮病的预防措施

    1. 避免诱因: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时间、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减少尘螨滋生;避免饲养宠物或与宠物保持距离;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因为呼吸道感染是哮病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

    2.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增强心肺功能和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8小时。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定期就医:哮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以下介绍一些可以增强体质预防哮病的运动

    20241212.png1.散步。这是一种简单且容易坚持的运动方式。患者可以在公园、小区道路等环境较好的地方散步。速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保持能持续运动又不太累的节奏。比如,刚开始可以每天散步20-30分钟,之后逐渐增加时间。散步过程中呼吸相对平稳,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身体耐力,同时在自然环境中散步还可以放松心情。

    2.慢跑。慢跑对于体质稍好一些的哮病患者是不错的选择。在平坦的道路上,如学校操场跑道进行慢跑。要注意调整呼吸节奏,一般可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开始时可以每次跑5-10分钟,中间适当休息,然后逐渐增加跑步的时间和距离。慢跑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和免疫力。

    20241212.png3.太极拳。太极拳动作舒缓,讲究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患者在练习时,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都能得到活动。它可以调节呼吸,比如在动作转换过程中配合深呼吸,让气息更加通畅。每周练习几次,每次30-60分钟,能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平衡身体机能,并且其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也有助于患者集中注意力,减轻精神压力。

4.瑜伽。瑜伽中有许多体式对于增强呼吸功能和身体柔韧性很有帮助。像猫牛式、下犬式、树式等简单体式,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加强腹部和胸部的呼吸肌肉力量。瑜伽还注重呼吸法,如腹式呼吸和完全呼吸。通过规律的瑜伽练习,患者可以提高呼吸效率,改善呼吸控制能力,增强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30-45分钟的瑜伽练习。


分享到: